2021年是我區落實省、市“三高四新“戰略,爭當”三高一城“領頭雁,開創園區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開篇之年,對于公共就業及招聘服務來講有著“營商環境”和“創新資源”雙重責任。一季度,醞釀以久的尖山湖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投入使用,新的智能化人才市場正式啟用。與此同時,我們從自身服務提質創新出發,夯實基礎、開拓創新、扎實工作,以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依靠凝聚合力的高素質團隊,打贏了開年招工戰,提前突破半年任務目標。
構建新智能信息化招聘平臺,就業形勢保持平穩
一是軟硬件更新。配套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服務,提升智能化招聘市場的軟硬件服務水平。硬件上,新市場擁有52個招聘展位,可采用全程無紙化、智能化現場招聘服務。目前已成功舉辦5場招聘活動,新市場與時俱進,優化資源配置,開展定制化、主題化的招聘服務,使得物盡其用,人盡其能,進一步提升市場招聘效果。軟件上,完善網絡招聘,發展無形市場。構建人才信息“高速公路”,依托長沙高新人才網和微信公眾號的改版升級,拓寬信息服務渠道,網站一季度新增企業會員150家,個人會員374人,同比均增15%。同時還延伸了手機微信公眾號與“我的長沙”APP功能對接。
二是招聘會用心。各具聲色的招聘活動,搭建有形平臺。一季度以來,共開展春風行動、送崗位進社區、進校園、民營企業招聘月等大型招聘活動15場,有效解決外來務工人員轉移就業607人,幫助高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354人實現就業,搭建起為524家民營企業招聘的用工招聘專門平臺。特別是為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如三安、中聯、圣湘等用工服務保駕護航,“一企一策一專班,為企排憂解困難”,其中通過對三安半導體幫扶,使其在司一季度招聘工作受得表揚。
緊跟形勢 創新機制 提供優質就業創業服務
一是挖掘就業見習新基地。今年以來不斷加強對就業見習基地的建設和完善,不斷挖掘適合的見習崗位34個,見習補貼131人。二是完善創業服務新平臺。積極落實人社部“馬蘭花計劃”,堅一手抓創業培訓,一手抓創業扶持,舉辦大學創業培訓共計1500人次,舉辦第五屆“麓谷之星”創業大賽、創業項目及場地、租金扶持,廣泛宣傳、建立健全創業服務體系,扶持了40多個大學生實現自主創業。三是創建省級充分就業新社區。以建設充分就業社區,帶動基層就業服務提質,降低城調失業率。今年以來我區共有五個社區參評,目前均在全省平均分值范圍。
工作中的經驗分享
一談越位思考。越位思考是換位思考的一種,也可理解為全局性思考。我們在思考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善于從大局著眼,從局部著手,把握工作的整體性。立足于全局的越位思考就是要以全局為中心,以全局重點為重點,做到思想合心、思路合拍、工作合手。而在我工作中也遇到這樣幾個案例:比如職業培訓機構出現的安全事故,時刻警醒我們要擔起責任感,提高站位感。要將全委安全生產、社會治安、行業發展統籌考慮,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理。又比如我們大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崗位,在務虛會上其實領導們更想聆聽大家本職工作之外,對更高一層的工作見地。越位不缺位,他將促進我們將自身工作做到更加極致完美。
二談高效服務。慶年書記經常勉勵年輕干部要想干事、能干事,一些干部存在著能力“庸”、態度“懶”、心態“浮”、責任“推”、執行“拖”、守紀“亂”等頑癥痼疾,“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突出問題時有發生,嚴重侵害群眾切身利益、阻礙園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爭當”三高一城“領頭雁的步伐。我覺得談高效服務一是需要聚焦重點,持續高效推進。結合工作來看,我們要緊扣省市重點工作和緊盯我區重點項目建設配套服務。從業務上來看,我確保穩就業工作重心,保企業用工,保重點群體就業。二是需要爭先實干,務求取得實效。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領體現在“能干事”上,把目標鎖定在“干成事”上。結合工作,我想以職業技能培訓這項工作為例,我覺得我們曉宇同志把這股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培訓任務年年翻倍,但她沒被困難壓力嚇住,積極開展工作,特別是今年在短短三個月內完成全年培訓量的90%。其實在務虛會上我們都聽到了同事們很多好的意見,只要我們齊心協辦,就算我們是普通工作崗位,那也可以“星火燎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