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中心2012年工作要點
人才中心2012年的工作思路是:圍繞一個中心,實施兩大抓手,抓好三項建設。即堅持以高新區發展為中心,服務人才、服務企業、服務社會;堅持免費公共服務和收費公共服務“兩條腿走路”,做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手抓”;重點抓好班子隊伍建設、服務質量建設、人才市場建設,實現人才中心發展新跨越。
重點工作:
一、抓好班子建設,提升員工素質。建立一個團結干事的領導班子,要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打造一支“學習型、創新型、專業型、服務型”團隊。一是要樹立大局意識,要在高新區發展大局中去謀劃人才中心的工作,要從人才中心全局工作的角度去思考本職工作,履行好崗位職責。二是要樹立創新意識,不斷創新發展思路,改進工作方法,提升服務理念,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工作效果。三是要樹立服務意識,人才中心是服務人才的窗口,服務質量不僅關系到人才中心的形象,更關系到整個園區人才發展環境,要把窗口服務做專、做精、做細。除了提升窗口服務質量,還要主動做好上門服務工作,開展“人才服務進企業”、“就業服務進社區”活動。四是要樹立學習意識,中心將定期組織學習培訓活動,采取老師授課、討論交流、考察學習等形式,全面系統地學習政策法規和業務知識,包括基本的素質培訓、人才規劃、人事政策、勞動法規、人才市場建設、人力資源管理等知識,提高干部員工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不斷開闊視野,開拓思路。
二、規范內部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利用導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機會,結合市級文明標兵單位建設,在規范內部管理、提升服務質量上下功夫。一是要完善內部管理,明確中心班子成員分工,優化部門崗位設置,制定崗位說明書,明確崗位職責,設立崗位目標,實行崗位績效考核。修改完善中心辦文、辦會、接待、財務、黨群、宣傳、安全、考勤、考核、學習等管理制度,做到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管人。二是要優化業務流程,對人事代理、人才市場、人才培訓、就業服務、網站運營等常規性服務工作,要明確辦事依據,優化辦事流程,規范服務標準、標示,更新辦事指南、宣傳手冊,實現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服務。三是要抓好制度落實,中心領導要率先垂范,帶頭執行制度,同時加強監督考核,把工作過程考核與工作結果考核結合起來,把平時考核和集中考核結合起來,把制度建設、貫徹落實和執行效果納入績效考核,用考核來促進各項制度落實。
三、強化公共服務,突破工作難點。在努力完成黨工委、管委會今年下達的人才中心績效考核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圍繞人才政策、人才引進、就業服務、人事代理等公共服務,爭取在以下方面有所創新和突破。一是與組織人事局、勞動社保局合作,共同建立高新區人力資源協會(聯盟或聯誼會),定期開展學習、交流、聯誼活動,搭建政府、企業、社區之間在人力資源開發方面的合作平臺,并通過這個平臺宣傳人才政策,了解企業用人需求,掌握社區就業動態,實現資源共享、良性互動。二是提高人才招聘效果,深入調研分析招聘需求,加大招聘宣傳力度,加強與教育部門、學校的深度合作,與異地人力資源機構的合作,與勞動力輸出地的聯系,組織人力資源供給。采取大型綜合招聘與小型專業招聘相結合,本地招聘與異地招聘相結合,社會招聘與校園招聘相結合,市場招聘與網絡招聘相結合等形式,發揮人才市場主渠道作用,切實幫助企業引進急需人才。三是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借助高新區即將出臺的引進高層次人才、培養高技能人才政策,與組織人事局合作,組織園區重點企業赴沿海地區、重點高校招攬人才。利用外國專家組織、博士后人才政策,幫助企業引進緊缺型高端人才。四是建立公共就業服務聯動機制,與勞動社保局共享就業失業信息,實現就業需求和崗位需求有效對接,提高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和成功率。五是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人才服務基礎工作,啟用新的人才服務綜合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完善高新人才網,加強人事檔案管理等。
四、建設人才市場,拓展服務領域。桐梓坡路高新區人才市場已經建立十多年了,場地狹小,設備陳舊,功能落后,遠離麓谷本部,人才市場建設嚴重滯后于人才招聘需求和公共就業需要,與國家級高新區的形象地位極不匹配,影響了人才市場作用的發揮,啟動新的人才(人力資源)市場建設迫在眉睫。建議新人才(人力資源)市場可以整合組織人事局、勞動社保局、人才服務中心的對外服務窗口職能,這也是借鑒上海閔行區、蘇州高新區的做法,整合人才服務中心、勞動力市場、公共就業服務中心資源,組建統一的人才(公共就業)服務中心。新人才(人力資源)市場是一個集行政辦公、人才招聘、人才培訓、人事代理、中高級人才引進、海外人才服務、就失業登記、就業服務、信息網絡、人事檔案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機構,將極大拓展人才和公共就業服務職能。新人才(人力資源)市場與建設中的創業大廈(金融大廈)遙相呼應,將成為創新型園區建設中“人”、“財”兩大創新要素的聚集地。新人才(人力資源)市場是建設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必不可少的服務窗口,是建設長沙大河西人才創業示范區的現實需要,也是各級政府建設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政策要求。所以,高效率、高標準、高規格地建設好新人才(人力資源)市場,既是高新區長遠發展的需要,也是當前人才工作的需要,更是民生保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