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季度,在領導和同事們的悉心關懷和指導下,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了諸多不足,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是以大局意識為激勵,積極推動新參保被征地農民社保資金繳費、待遇發放工作節奏穩步推進。一季度完成社保稅務代征項目繳費34個,涉及人數2033人,涉及資金3.4億元,完成被征地農民生活費待遇發放6673人次,發放金額10391689元。
二是以服務意識為導向,實現靈活就業社保工作變化的平穩過渡。積極對接稅務部門和上級部門,對群眾關心的歷史欠費問題解決方案、信息系統對接、重新厘清業務流程,進行政策咨詢和解釋疏通工作、2020年度養老歷史欠費補繳,引導群眾適應新的降費渠道,實現交接期平穩過渡。
三是樹立風險意識,不斷清理歷史數據、歷史遺留問題。在繳費、續保過程中不斷發現基礎數據錯誤,協同征地進行數據復核。對于影響到被征地農民待遇問題,協同征地部門與省市部門對接,請求數據糾錯。
由于年底接手新崗位,還是在學習階段,審視自身工作,還存在許多有待提升之處,對以下幾方面有待提升之處頗有感悟:
一是工作格局有待提升。宏觀政策層面與微觀經辦層面要耦合。雖為經辦人員,在考慮問題上也需有大局意識,太過拘泥于手上“一畝三分地”深陷于日常細節工作,卻忽視宏觀政策學習。例如在進行工作匯報以及新政策研討時,站位不夠高,對大局勢認識不足,對政策歷史沿革了解不夠透徹,易導致對新形勢認識不足,在新政策應對研判上掣肘。
二是服務方式需強化平衡性,底線意識和服務意識需平衡得當。被征地農民社?;鸢踩揽刂匾匀找嫱癸@。在確保服務好符合政策條件的被征地農民享受應得的待遇的同時,也需要樹立底線思維,多一層思考,嚴防“鉆政策空子”影響基金安全的事件發生。
三是風險控制上,需健全完善工作機制,規避可控風險。例如,從去年年底大批量進行數據報送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原始數據錯誤問題。但也從中體會到,面對過于龐大繁重的工作、時間緊急的情況下,緊僅靠人工力量,工作再細致的人,也難以保證不發生錯誤。因此,需建立適當的風控工作機制,在今后征地農民社保參保資料報送時,對姓名、身份證等重要信息除現有的交叉檢查外,還可探索征拆時,與公安部門系統先行聯動核對數據,盡量將因姓名、身份證錯誤等原因導致的待遇錯誤風險降到最低。
四是服務意識上,需建立區內區內一體意識及跨部門協調機制。特別是在此次應對征地中心報送基礎數據錯誤中,深刻體會到區內部門一體協調的重要性。例如在接到大量征地農民因項目數據有錯誤原因而導致未繳費問題時,有一個征地農民一句話讓我深有感觸:“不管你們哪個部門的原因,只要問題沒解決,就是你們政府的原因”。在處理復雜問題特別是處理跨部門協調問題時,不能單獨站在部門立場行動,而是要謹記每一條回復、每一次解決問題是代表的是高新區。在最終通過征地中心工作人員與我們雙重協調,統一答復最終得以解決。此事也給我一個啟示,在處理復雜跨部門業務上,一定要建立部門間充分溝通的協調機制,打通內部堵點,方能形成合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將繼續向各位領導同事學習,不僅加強化各方面的業務學習,盡職盡責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更需在解決復雜問題過程中磨練自身心態。